林交所动态
      林业动态
      市场动态
      百家畅谈
      市县分中心动态
 



 
 新闻动态 > 百家畅谈 > 正文

  如何把握中低产林改造“双刃剑”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0/12/2 15:31:00

——云南省依靠科技支撑走出创新之路

    在云南思茅的一些地块上,原来那些歪七扭八、参差不齐的“小老头”树,以及那些因过度采脂而“摇摇欲坠”的思茅松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林相整齐的林海。虽然已进入晚秋,这些林子依然生机勃勃的,非常喜人。这儿就是云南省林科院的普洱市中低产林改造试点示范区。

    中低产林改造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过去曾出现过因中低产林改造而使林子遭到破坏的情况。但云南省却在这方面作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云南省林科院在科技支撑中低产林改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低产林改造是“双刃剑”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让拿到林地的农民富裕起来?毋庸置疑,解放和发掘林地生产力是必由之路,中低产林改造是解放林地生产力的一剂良药。

    据云南省林科院院长郎南军介绍,云南有7470万亩中低产林,亟待改造的多达6000万亩,如果能对这些中低产林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造,将会极大地提高林地生产力,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同时,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只有让林地产出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农民获得更多的优质生产资料,使他们可以“像种菜一样种林”,才能真正激励他们创收致富的热情。

    中低产林改造也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如何把握。云南省林科院副院长方向京告诉记者,中低产林改造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过去由于中低产林改造标准及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曾发生过“借中低产林改造之名行乱砍滥伐之事”。因此,只有很好地把握好这把“双刃剑”,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地建设和保护制度,以及科学规范中低产林改造的界定标准、范围和方式,并严格制定和执行低产林改造项目检查验收办法,才能真正让中低产林改造取得实效。他们试点示范项目在探索中低产林改造的实施标准、方式等的同时,还对低产用材林改造后的地块开展监测,希望获得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数据,并据此提出科学的具有较强说服力的量化指标。

    因地制宜界定改造标准成创新亮点

    中低产林改造的成败,其关键之一是标准的界定和改造方式的确定。云南省在中低产林改造中的创新之一,就是将中低产林的界定标准下放到县(市、区),让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和林业生产力水平,参照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和该省确定的总体标准、生态标准与经济标准,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经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核,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标准的界定和改造方式的确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孔垂柱曾经这样强调了科技在中低产林改造中的作用:“……只有坚持科学规划、科技支撑、分类指导的原则,中低产林改造才有正确的方向。”

    方向京告诉记者,说得简单一点,中低产林一般包括生产力低下的商品林子和生态效益低的生态林。他认为,在全国采用统一标准界定中低产林不尽合理。各地自然条件、林木生长的立地条件不同,适生树种不同,因此中低产林的界定标准和实施方式就应该随之有所改变,比如在北方,林木蓄积在2立方米以上的,就不算中低产林了;但在南方,一些长势很差的林分的蓄积量也能轻易突破2立方米。仅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确定中低产林的标准不该全国整齐划一,但一定要以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速生丰产林规划设计规程》等作为指导。云南省在中低产林改造中将中低产林的界定标准下放到县(市、区),是因为云南省的地形地势复杂、气候条件多变,林木的生长情况自然变化很大,林分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仅仅有一个全省统一的标准,还远远不能科学反映林分的真实情况,更难以确定中低产林改造所应该采用的方式。

    科学试点积累丰富经验

    早在2004年,云南省林科院就开始开展中低产林改造的试点示范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在中低产林改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郞南军说,抓科技支撑可以提高中低产林改造的水平。他们在试点示范中探索的主要领域有树种选择、良种良法、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丰产栽培、集约经营、生物防治、森林抚育、林产品加工、采伐剩余物高效利用等,同时还对低产用材林改造后的地块进行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获得了科学数据。

    云南省林科院在前期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在云南省林业厅的主持下,与省内共同参与的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一起提出了《开展低产用材林造试点工作的建议方案》,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和国家林业局《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编制了云南省低产用材林改造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该建议方案从低产用材林改造的原则、低产用材林改造的对象、低产用材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及要求、开展低产用材林改造试点的建议方案到具体实施时间都作了详细阐述。

    方向京告诉记者,目前在他们的试点范围内,没出现一例破坏森林的事件,试点区内的林木长势很好,呈现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势头。



 


关于我们 | 产品与服务 | 站点地图 | 法律声明 | 合作伙伴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网站统计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
浙江信林担保有限公司 浙江信林资产评估事务所 杭州信林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林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杭州市江干区钱江新城丹桂街19号迪凯国际中心3501
电话:0571-86486000 传真: 0571-86486015 EMAIL:service@hdlqjy.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30235   ICP备案许可证:浙ICP备11007592号